一、CMMI概念
CMMI由CMM发展而来,下面分别介绍CMM和CMMI。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90年代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一项重要标准。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进行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或组织)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在CMM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软件工程、系统工程和软硬件采购等在内的诸多模型的集成。CMMI不但包括了软件开发过程改进,还包含系统集成、软硬件采购等方面的过程改进内容。CMMI国际通用,用于评价软件企业而非个人。
二、目的
使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更加科学化和标准化,增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在保证工期和预算的前提下输出高质量的软件,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
三、CMMI认证的对象
CMMI认证组织通常为企业、事业、科研机构等主体或下属的研发部门。
四、CMMI等级划分
CMMI共分5个级别:初始级、受管理级、已定义级、已定量管理级、持续优化级。一般软件企业的评估在3~5级。
初始级:软件开发的过程是无序甚至混乱的;组织没有稳定的软件开发和维护环境;软件的好坏依赖于个人的知识、技能、动机和积极性。在此级别的组织其开发的软件是不稳定的,具体来说就是软件过程中的计划、预算、功能和质量都是具有不确定性。
受管理级:组织在项目实施上有明确的目标,包括的成本、进度和质量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守既定的计划与流程,并通过对整个项目过程监督和控制实现目标。组织已经营造出稳定的、受控的开发环境,项目是在受控状态下运行。
已定义级:组织对项目的实施不仅有一整套合理的管理措施,还要将这套管理体系与流程予以制度化、标准化,并推广到全组织。
已定量管理级:组织的项目管理不仅形成了一种制度,而且要实现数字化的管理。组织建立了关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实施能力的定量目标,运用统计技术和其他定量目标作为判断管理成功与否的标准。
持续优化级:项目管理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能够主动地改善流程,运用新技术,实现流程的优化。突出特征是实施能力的持续改进,实施的过程、标准等都是改进活动的对象。
五、CMMI认证要求
组织应按照CMMI模型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并收集和保存项目按照CMMI要求进行管理的记录和数据。
CMMI体系应当在组织内全面实施,而不只是个别项目按照CMMI要求来管理。
CMMI认证有效期为3年,组织在3年后可以选择复评或升级。
关于CMMI资质认证相关事项,小编已经给大家说了,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我们的顾问老师来解答哟!
广州同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信息技术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IT技术和咨询服务提供商,专业从事企业资质认证,目前累计服务客户2000+,累计发出证书3000+,覆盖行业20+,目前公司拥有一支导师式、顾问型的创新服务专家团队,以提升客户价值为目标,帮助企业通过资质认证!